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李玲:中国医疗事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1)
李玲:中国医疗事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和机遇(1)
  • 2012-07-18 09:34
  • 作者:李玲
  • 来源:价值中国网

健康和经济的增长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简单地看一下国外医疗卫生体系,有组织的医疗服务体系有100多年的历史,国际上现在大概分四种体系:一种是产品的疾病保险,德国在1883年的时候第一个国家由政府制定法律,强迫所有的公民都加入社会保险体制,购买方大部分是雇主,对买不起的老百性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另一种是政府来提供医疗保险,典型的国家是加拿大、瑞典、台湾,加拿大做得非常好的,唯有政府能办医疗保险,去年开始某些省可以在一些领域设私人的保险,过去加拿大的私人医疗保险是没有的。看病多到医疗机构,但是政府有很强的控制力。

另外一种是政府的医疗服务,这一体系的创立者是前苏联,苏联十月革命后与它的社会体制相适应的,把它的服务体系和供给体系相结合地给老百姓提供免费的医疗。现在我们采取的是英国的模式,其实创立者是前苏联。政府提供医疗服务都按照某一个体制,70%是商业保险和私营保险,由政府购买保险给成人、老年人和政府直接提供给军人。我们看一看四种不同体制的成效:英国,相对来说是医疗服务费用最低的国家,之后是日本、意大利、加拿大(10%左右)、法国、德国、美国我们都知道它是全世界最贵的体制。可以看到,英国的体制是相对便宜的,原因是通过政府的有关税收来支付医疗费用,所以每年政府在作预算,都会投入一些钱。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其他方面也有弊端,比如医生的积极性不高,如果从绩效来考虑的话,美国的医疗体制是最贵的。而且美国在投入如此多的资源以后,现在还有近5000万的人口没有医疗保险,为什么他也在喊看病贵、看病难,这5000万人群是一个很大的人群,这些人买不起保险。

我到美国参加一些国际会议,有些人说,也许美国以后有一半的GDP会用到医疗费用上,但是这么多钱政府又投入了多少,我们看一个纵向的数据:从1955—2005年,美国过去大的资源投入在国防上,但是70年代他的国防支出在医疗上是持续上升的,教育略有上升,即使在美国是市场调节,但是政府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我们中国过去的投入比较少,现在也达到了近9.7%,但是我国这么多年医疗费用的增加大部分的时候超过了GDP的增加。我们再看一看人均卫生费用的增长,在1997年以后是呈直线上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投入只占16.4%,社会和企业付的只占近30%。下面看一下美国家庭的一个支出的比重,60年代的时候,医疗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只有5%,但是到1997年以后,美国家庭的支出医疗保险都是第一大开支。同时我们对比一下中国,中国支出的医疗保险费用城乡差别很大,在1997年时只占1%,增加速度非常快。可以说,目前我们的医疗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热点问题。下面看一下它和健康的关系,以前老觉得医疗就是一种消费,其实它远远不是一个消费,它是一种投资。

在美国一个报告中指出,健康是国家的财富。并不是消费,而是财富。美国的健康财富当时就是当量地超过了其他城市的财富,其是最大的财富,而且其还做了很多的计算,如果这个人不生病,其可以省下其他的成本。死亡率下降了,控制的不仅仅是一些费用,而是使其经济得到了增长,所以,对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很大地程度上减少社会的负担,促进经济的发展。现在白领阶层工作的压力非常大,知识分子平均寿命最低,这是国家财产的流失。另外,健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不一定,经济增加并不一定带来健康和内力的改善,这些有大量的数据予以证明。而且,也可能会带来一些损害,因为环境的污染,过度的压力以及不配套的设施。所以,健康是构成人力资本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常常说人力资本说投资和教育,教育只是智力资本,只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健康,读博士30多岁出来,40多岁就死了,这是国家投资的浪费。所以,健康是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生命是无价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对于社会来说人是最可贵的,资源是最可贵的,常常说不惜代价来抢救,但不可能对于每一个人都不惜代价。到底用什么机制来配置,是用市场还是用政府?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认为应看一下医疗卫生的知识,我认为国内最近20多年的改革,曹荣桂部长也经历了改革的过程,政府不是万能的,市场同样不是万能的,我们要看一看医疗卫生的特殊性在哪里?第一在于生命是无价的,健康的价值能不能用市场来衡量?如果钱用到了,就享受医疗,如果没有钱在医院的门口等死,它是一种社会的价值和理念。

共5页: 1 [2][3][4][5]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医疗事业  挑战  医疗保险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