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12-07 11:38
- 作者:李晶晶
-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和欧盟共同举办的2012中欧行政改革论坛在中国国家行政学院举办。北京医改办主任韩晓芳以“推进综合改革,探索公立医院发展新路径”为主题,介绍了北京市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方面的情况。
北京医改办主任韩晓芳在2012中欧行政改革论坛上发言
韩晓芳首先介绍了北京的医疗卫生资源。她表示,北京的医疗卫生资源比较丰富,具有规模大、管理体系复杂、外地患者较多和需求增长快这几个特点。具体来说,第一,北京的医疗机构总量接近一万家,三甲医院达66家,二级医院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多个,床位超过九万张,规模较大。第二,66家三甲医院中北京直属医院仅为22家,还有分属有关部委、部队、国企等各方面,因此管理体系较为复杂。第三,北京作为全国的医疗中心,有些大医院超过70%的患者都是外地患者,因此北京的医院是为全国服务的。第四,前三年我国医疗服务需求总量增长近30%,增长较快。
韩晓芳表示,北京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初,老百姓主要反映看不起病、社区服务能力差、大医院挂号难以及优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经过三年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北京全面完成了260项医改任务,基本医疗体系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参保率达到96%以上,城乡个人的就医负担比三年前的平均水平下降了20%以上。个人医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三年前的30%降到了现在的约24%。基层就诊人次比例从三年前的5%提高到现在的40%以上,基层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得到阶段性缓解,该基层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韩晓芳表示,公立医院改革是本次医改当中的攻坚性难题。虽然这些年一直在推进,但由于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而且社会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北京十分注重把握改革节奏。北京先从基层医院试点,从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入手,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另外,北京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这几年也是力度比较大,推出了无假日医院,仅这一项实际上将大医院的供给能力提高了30%。另外,此次医改还在全市推广103预挂号工程,即组织所有医院建立一个统一挂号平台,零收费,预约挂号最长期限为三个月。此外,居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医生工作站等多条途径直接预约大医院的号,这样百姓可以实现有序就医。此外,北京还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显著改善医院的资源利用率、就医环境和秩序。韩晓芳表示,这些服务模式的创新为北京攻克医药分开等深层次推进难题提供了工作基础和社会环境。
韩晓芳表示,今年5月,北京正式启动了大型公立医院改革,总体理念和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院发展添活力,总体思路是以医药分开为切入点,多措并举,政策联动,我们具体政策是六大任务,就是两个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三个机制(财政价格补偿调控机制,医疗保险调节机制,医院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同时推进服务模式创新。
一是管办分开。北京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的精神,成立了首医委,协调推进北京医疗卫生资源发展的规划工作,另外成立了北京市医管局,建立了新的体制。卫生局从办医院的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强化行业管理,管规划,管准入,管标准,管监督执法,市医管局要代行政府出资人的职责。北京市医管局自挂牌到现在,确实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作用,现在市属公立医院的各项指标都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二是推进医药分开,建立新的补偿机制。其中,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深化医改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难的问题;北京采取了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三项措施,切断医院收入与药品收入的利益联系,实现医院收入的结构调整,使医院和医生依靠提供优质高效率的服务来生存发展。一是将服务费分级定价,二是服务费由医保定额报销。
三是全面落实政府的公立医院的六项政策,合理减轻医院的资金压力。
四是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建立新的调节机制。付费机制改革也是本次改革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任务,通过开展医保总额预付和按分组付费的试点,使医院自觉规范医疗行为,主动地控制医保费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北京正在探索按单病种定价的改革,同时推进药品和耗材采购、配送制度改革,使价格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
五是创新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现在朝阳医院、友谊医院都已经建立起了理事会制度,此外,北京还建立了一整套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现代医院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