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医疗卫生投入应有明确比例 也要有自己的“4%”
医疗卫生投入应有明确比例 也要有自己的“4%”
  • 2013-03-12 10:16
  • 作者:佚名
  • 来源:工人日报

如果此次全国人大顺利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卫生部”这一延续15年的名称将成为历史名词,中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管理工作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担。

尽管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公开表示,机构与职能的变化“不会影响医改”,但是,“新医改必须回归公益本性”的呼声依然强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周海波连声发问:“有没有人能够给我们一个确切的数字——中国每年的医疗卫生投入到底是多少?到底占到当年全国GDP总量的百分之几?到底与发达国家还有多少差距?倘若投入不够,公民怎么能够享有充足的健康保障?新医改又怎么才能回归公益本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卫界委员直言不讳:“医疗卫生投入不能继续成为一笔说不清的‘模糊账’,一定要像教育投入那样设定限时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有自己的‘4%’!”

要把“模糊账”理清

“目前老百姓看病掏腰包多,主要在于国家投入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我前两天问陈竺部长,到底国家对医疗的预算占GDP的多少,他说实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现在投入是提高了,有可能接近5.5%,这已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进步。但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投入,中国这个缺口太大。”

不过,在政协医卫界小组讨论会场,一位女委员则在发言中提出另一个相去甚远的数字——“国家财政投入医疗事业太少,只有百分之一点多。”

那么,国家财政用于医疗事业的投入究竟占到GDP总量的百分之几?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海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结合手中的《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算出了一笔“明白账”——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51.9万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17209.75亿元;全国中央及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共计7198.79亿元。

一个很简单的除法,得出的是这样两个数字——2012年,医疗卫生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6.14%,占当年GDP总量的1.38%。

面对摆在面前的这些数字,周海波代表提出疑问:“5.5%从何而来?”

依照周海波的算法,记者找到上一年度的政府公开报告,算出了2011年的另一笔账——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3万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03740.01亿元;全国中央及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共计8043.95亿元。

还是用那个简单的除法——2011年,医疗卫生投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7%,占当年GDP总量的1.7%。

如果这一算法符合逻辑,刚刚过去的这两个年头里,中央及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比例不升反降,与当年GDP总量的比例同样有所下降。

记者随后专门找到钟南山代表发问:“根据公开数据算出的比例,与陈竺部长给出的5.5%对不上,这是什么原因?”

钟南山回答:“这可能是算法的不同。”

那么,医疗卫生投入占比究竟该怎么算?

记者请教专业人士后,决定以国家2012年教育投入占到GDP“4%”为基准倒推。

此次人代会公布的财政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21164.61亿元,占到全年GDP51.9万亿总量的4%。

结果看上去很清晰。2012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投入占GDP总量的比例,教育达到了4%,医疗卫生仅仅只有1.7%。

那么,5.5%从何而来?周海波代表给记者出示了又一份数据——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6亿元,占GDP的5.2%。

记者注意到,2012年9月,卫生部长陈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会上称,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4269亿元,占GDP比重预计达5.1%。

“2012年的全国卫生费用还没有公布,5.5%应当是以全国卫生支出总费用与GDP总量相比得出的数字。至于卫生支出总费用,则包括政府财政投入、社保及其他卫生投入和个人现金支出。”有着多年财务经验的周海波解释说。

“不管是医保支出还是个人支出,他们的最终来源都是参保者和患者。相对教育投入而言,国家财政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确实太少了。”周海波代表说。

医疗卫生投入太少

不管是1.7%还是5.5%,“医疗卫生投入太少”几乎是代表委员的共识。

“政府的卫生投入确实在持续增加,但除去新农合和公共卫生经费增量投入,用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还较小。”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说。

身为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海波给记者详解了国家财政用于医院的投入情况。“我们医院有1800多人,光发工资每年就需要2.5亿元,而国家财政只给了300多万元。再加上用于设备采购等的建设经费,实际的缺口数额更大。医院要运营,钱从哪来?”

“要减轻老百姓看病贵的负担,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增加医保支出,要么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周海波说。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新医改之后的三年中,医保支出(仅考虑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的增速分别为35.5%、27.03%、29.96%。到2011年,医保支出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上升至25.3%。

事实上,医保支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已经让一些地方的医保基金出现亏损迹象。

2012年底,人社部、财政部以及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明确我国医保在两年时间内全面推行付费总额控制,通过合理预算,控制医保费用支出。

换句话说,老百姓去看病,医保能付的就那些了,国家财政支出也就维持在那个水平,超出部分谁付?当然是个人。全国政协委员林野说:“应当完善医保总额预付制度,合理核定总额,避免医院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在超出总额后不愿意接收医保病人。”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刘忠军分析认为,政府给公立医院的投入只有10%,90%的钱需要医院自己来运营。如果把医疗服务费、药费等所有的费用都压低,医院根本无法运营,单纯靠“以药补医”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而周海波代表以清远市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给出的数据却是,“财政每年投给我们医院的只占不到3%。”

医卫投入也该有自己的“4%”

“医院也好,患者个人也好,看病贵和‘以药养医’蔓延不止,说到底就是因为钱太少。” 刘忠军代表说:“既然医保支出要总量控制,如果要想不过多增加患者个人的负担,那就只有增加国家财政对于医疗卫生的投入。否则,看病贵还会继续下去。”

钟南山说:“我们的医疗卫生投入欠账太多。日本的投入是占GDP的8%到9%,欧洲是10%到12%,美国是16%。”

没有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量,就没有百姓健康的福祉。加大增量,首先要由政府财政拿出“硬通货”。必须大幅提高中央及地方财政的医疗卫生投入,这是诸多代表委员的急迫诉求。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前局长邵明立说:“只有逐步提高政府支付比例,才能切实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不至于把矛盾引向医院和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沙振权进一步提出:“民之国所系,国家财政就是要更多地用于民生。三公消费支出必须要控制在合理范围,省下的钱肯定可以增加民生投入的明显增长。”

邵一鸣、邵明立和沙振权发出的声音,得到多位代表委员的积极呼应。他们建议,政府应当尽早制定并公布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占GDP总量的比例,像抓教育投入一样去抓医疗卫生投入——“要像教育投入一样,提出自己的‘4%’;更要像教育投入一样,有一个明确实现目标的时间表!”

相关推荐:

钟南山:中国医疗投入欠账太多

官员解读卫生部计生委合并:不会影响医改进程

卫生监督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持续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中央投入75.5亿元支持500所县级中医院建设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卫生投入  新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