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华西就诊攻略:很有用 很无奈
华西就诊攻略:很有用 很无奈
  • 2013-09-05 15:01
  • 作者:陈平溪
  • 来源:健康界

近日,一则名为《华西医院就诊指南》的网帖受到网友热捧。

这名网贴的作者是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苏小茗,曾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志愿者,当时担任导医的角色。她用自己一个月的经历总结出了这份“就诊攻略”。

“我觉得志愿者每天能够帮助到的病人数量有限,就想能不能写篇攻略让更多人看到……”苏小茗告诉健康界,每天看到病人在医院里“找不着北”心里就特别难受,但是导医的工作只靠志愿者的力量明显不够。

对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负责志愿者工作的高琴认为,苏小茗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众多网友打造出一份精炼的就诊攻略,十分值得肯定。

身份证是个大问题

“我学医的初衷就是希望当个好医生让大家健健康康的活着,虽然现在我才大一,但是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病人不用在流程里绕那么多圈子。”苏小茗称,自己花了一上午时间把在医院做志愿者期间的所见所闻,总结出经验和心得,做成了《华西医院的就诊攻略》。

华西医院目前施行实名制挂号,但很多外地病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在华西办就诊卡需要身份证,因为华西的专家号基本都需要预约,没有就诊卡又没法预约,“病人经常是来到了华西却看不了病,只能回家取证件或者去找公安开证明。”苏小茗表示,每天站在一楼大厅里,都会遇到“这样的病人”。

对此,华西医院工作人员告诉健康界,关于外地病人就医的问题医院已经广为宣传,但无法达到每个角落。医院对于外地复诊病人未提前挂号的有一些补救措施,凭当日本人火车票等凭证和检查阳性报告可以请求加号,门诊会尽量给予安排。

“医院严格的实名就诊制度其实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基本上让号贩子灭绝了。”苏小茗表示,根据担任志愿者的经验,现在基本上一个一级专家一天就有那么两三个号是号贩子抢走的,不像以前,几乎所有的号全都在号贩子手上。

导诊单“不导诊”

“华西医院每个需要志愿者的部门我都待过,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病人问题重复性非常高。”苏小茗称,导诊单上写了到一楼/二楼/三楼XX地点挂号/做XX检查/看XX医生,相应楼层也有详实的标识,病人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方便地找到要去的地方,但是却很少有病人仔细看导诊单。

苏小茗认为,医院对导诊单的作用强调得不够,经常遇到病人拿着导诊单询问去哪里取药,哪里做检查,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导诊单上。

“很多患者甚至都没有想过要去看手上的单子,”对此,门诊部门的医生也很无奈。在苏小茗看来,四川是一个特殊的省份,仅凭经济力量,其余的市州相对成都市基本都比较落后。华西医院作为西南地区最权威的医院,每天接待的多是危重症病人。病人和家属本来就着急,再遇到这些和他们本地看病完全不同的流程和这么大规模的门诊部,基本上感觉就是“找不着北”。

对此,华西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很多病人确实不清楚导诊单的作用,而且目前医院的平面图也不是很显眼,志愿者在医院主要的作用基本上就是指路。

除了宣传力度不够之外,苏小茗认为患者群体特征也是一个原因。她介绍,志愿者队伍曾经做过一次调查,虽然对象的选择并不是特别严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90%的病人都是川内非成都地区的病人,并且文化程度低于或等于高中、中专的占80%以上。

改变就诊陋习很关键

苏小茗称,华西的就诊流程已经非常先进合理了,但还是会让大多数病人感到晕头转向,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家积累起来的看病的经验和华西完全不一样。

其中,就诊卡制度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苏小茗表示,每天都有无数病人在医务人员面前幽怨地说“看个病还要办卡,还要身份证,简直没道理!”虽然这项制度很完善很科学,对患者来说也是利好的事情,但因为部分患者从来没接触过这些,就觉得医院“麻烦得很”。

由于每天都要面对大量重复的问题,导医人员也很难天天有“好脸色”。

苏小茗坦言,“背后大家都有苦,特别是华西医院的护士很多都是来进修的,每天在咨询服务台站着工作已经很累了,遇到病人问的问题基本上全都是一样,久而久之难免会有些耐烦。”

对于这点,苏小茗有深刻的体会,“在护士站做了一周志愿者之后,我的态度都不经意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同样,对于挂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很多患者们挂不到号就把气发泄在他们身上,也是有苦说不出的。

因此,苏小茗在自己的“就诊攻略”里强调,患者需要用心,流程上医院想方设法尽到了努力,但是患者的就医习惯也需要改变,都说医患之间应该换位思考,但目前很多患者却自己制造“麻烦”。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华西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