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风采人物 >  陈金雄:六大方面阐述医院数字化建设经验
陈金雄:六大方面阐述医院数字化建设经验
  • 2015-08-14 13:28
  • 作者:佚名
  • 来源:智业人

 医疗卫生是民生关注的重点,而医院又是医疗服务的主体,借助信息化解决“看病难、看病乱、看病贵”问题已是业界共识,问题是当前有几家医院真正做好了信息化?相比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庞杂且专业,内容更涉及民生、法律、隐私等方方面面,可见其信息化建设之不易。它的建设发展除了受制于国家政策外,各个医院不同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也制约着其发展。更好地建设数字化医院在短时间内依然是艰巨的任务。时下,“互联网+医疗”成为热点,而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更多还仅停留在诊前预约、缴费,诊后查询、反馈等,诊中这块主要业务依然是空白,未来互联网医疗将走向何方,医院又该如何应对?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陈金雄作为行业的元老级人物,最早参与到医院数字化建设中,2009年被美国《信息周刊》誉为“全球优秀CIO”,为《迈向智能医疗》作者。二十多年在医院的工作经验,使得陈主任更能准确把握和了解医院的业务需求、医务人员及病患的核心需求。对于医院数字化建设,他总是走在最前面、看得最深入,提出了不少独到的理念、观点,并主导医院数字化建设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进行落地实施。在他的带领下,福州总医院通过不断地思考、总结、落地、实施、改善,成为全军的信息化标杆。本文陈主任从需求、目标、标准、思路、挑战及对策等6大方面阐述了他对医院数字化建设的观点。

以下为陈主任报告内容整理:

数字化医院——机遇、挑战、对策

所谓的数字化医院可从物理层面和信息层面两个方面进行定义,即在物理层面上实现无纸化、无胶片化和医院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在信息层面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信息采集、保存、传输和处理,并通过临床数据仓库对医院所有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和应用,以利于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医院数字化建设说简单也简单,说困难也困难。说它简单是因为数字化整体建设思路很简单,首先是抓住核心需求,然后才考虑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这些需求;说它难是因为要建好很困难,当前没有几家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做得很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上业务和技术的变革,医院数字化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

一、存在的问题

要知道需求是什么,可以从问题出发,从问题看需求。当前医院数字化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与医院业务模型脱节

信息模型应是医院业务模型的信息展现,应围绕医院的核心业务进行信息模型的构建,医院的核心业务是临床诊疗,然而,很多HIS系统以收费为核心,甚至连患者主索引都没有,显然无法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

2.模块组成模糊不清

随着医院对信息系统专业度的要求提升,大而全但专业度不够的HIS系统功能逐渐被各个领域的专业系统所取代,由此所产生的后果是医院信息系统不断增加,各个系统之间功能重复,系统模块组成模糊不清,没有清晰的概念。比如,医生工作站是属于HIS还是属于电子病历系统?住院药房摆药系统是属于HIS还是HRP?核算系统是属于HIS还是属于成本核算系统?

3.医嘱是收费的附属品

医生是医院最宝贵的资源,信息系统的目的应该是把医生从其他业务中解放出来,让其专注在诊疗上。然而,不少产品中,医嘱其实是收费字典。医生在看病过程中,除了兼顾原有的手工业务流程,在信息系统的录入过程中还要涉及收费,无疑是加重了医生的负担。

4.缺乏闭环的医嘱管理

医嘱是一条贯穿临床诊疗的主线,闭环的医嘱管理需要包括医嘱录入、医嘱审核及医嘱执行等主要业务流程,对医嘱是否及时执行、由谁执行、执行效果如何等进行全方位监控。然而,很多医院并没有实现闭环,没有与移动护理平台对接,护士校对后,医嘱就断了线,这对医嘱的管理十分不利。

5.无法构建完整的数据中心

要实现数字化医院,一般需具备四个数据中心:临床数据中心、管理数据中心、影像数据中心和区域数据中心。尽管临床数据中心有一些雏形,但离电子病历要求的临床数据中心相距甚远;影像数据中心对于已建立PACS的医院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完善;而其他的数据中心现在还基本是空白。

二、核心需求

有问题就会有需求,谁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信息系统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就是核心需求,包括患者需求、医务人员需求、医院管理需求。从当前医院数字化建设现状来看,核心需求包括:统一门户、图形展现、专业服务、应用智能、流程优化。

1.统一门户。实现界面的统一、门户的统一,用户一次登录即可登入多个系统,减少系统间的切换。

2.图形化界面展现。以图形化的界面直观展示,方便用户对数据的查看、引用、搜索。

3.专业化。在共性前提下满足个性需求,实现不同科室的专业需求。

4.应用智能。创建知识库,实现智能的提醒、提示、警示、诊断等功能。

5.流程优化。对流程进行彻底重建,优化流程,而不是对手工流程的简单复制。

所以,医院数字化建设面临着转型升级:全面、全程、闭环、专业、移动、集成、智能。而我们的目标是在建设全面和专业的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数据的高度融合、应用的高度智能、流程的高度优化。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前端高度专业、智能应用,后端高度融合、知识管理。

三、建设思路

1、重构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决定着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架构。信息模型是业务模型的信息展现,不能绕开业务。相对传统的信息模型,基于“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以医嘱为主线”的医院业务模式创建的信息模型更加条理化。

第一,医院是以病人为中心的,必须具有患者服务意识,因此,构建患者服务系统,包括预约挂号、投诉咨询、提醒提示、自助服务、随访服务等。

第二,医院的核心业务是临床诊疗,而临床又以医嘱为主线展开,因此,电子病历以及围绕医嘱展开的护理、检查检验、手术麻醉等都应纳入临床业务系统。

第三,为实现核心业务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源保障,由此构建资源保障系统,对药品、耗材、固定资产、血液、采购、人资、财务等进行管理。

第四,医院毕竟不是公益的,需要对诊疗服务收取合理的费用,因此,收费管理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预交金管理、费用审核、费用确认、费用核算等。

以上四个系统是模型的核心,是医院主要的业务系统,配合核心业务的还有相应的管理与服务系统,包括医教研管理、内部沟通及外部互联,最顶层的是综合绩效评价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智能化应用和管理(图1)。

 

 2、梳理内在联系

在六大系统中,患者服务系统、临床业务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资源保障系统直接面向业务,产生业务信息,而管理服务系统和综合绩效评价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则是面向管理,通过对业务信息的查询、统计、分析实现决策支持(图2)。

 3、人性化功能展现

以办报的理念做信息化,报纸都是以读者为中心,根据读者的关注程度去编排每天的头版新闻,而不是根据预定的版块设定去编排。信息化也是一样,要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功能页面,以图形化的界面直观地展示用户最关注的信息,而不是让用户点击各个菜单去查看信息。想象一下,如果你是科室主任上班第一件事会想看到一堆菜单吗?

4、创建知识库 迈向智能前景

知识库是智能化的前提,目前知识库只能支持简单的决策支持、警示、提示,尚无法实现决策推理。很多人都说知识库不好做,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做不好知识库。其实知识是有的,每一个信息系统都凝聚了很多知识、经验,问题是很多产品都将知识融到软件中了,导致“有知识没有知识库”,哪天软件更换了,这些知识也就没有了。所以,知识库的创建至关重要,未来,所有的信息系统都要通过接口连到知识库,实现知识的管理、知识的传承。

四、解决之道

关于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方法,首要任务是进行IT规划,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从患者的需求、医务人员的需求、管理人员的需求出发,构建医院IT战略规划框架,避免医院盲目建设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和成本浪费。IT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统领着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从不同层面指导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要做好IT规划,可从6个方面进行思考:现状与问题、目标与任务、计划与步骤、职责与分工、困难与挑战、预算与依据。当下,无论哪一级医院、哪种类型的医院,其信息化建设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复杂的局面,如果对面临的问题认识不清楚,那么规划也肯定做不好。

做好IT规划后,在IT建设中应谨记三个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所谓的理念创新不仅要真正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核心、以医嘱为主线”的服务理念,构建与数字化医院相适应的诊疗流程,而且要创新实施理念,让医院参与进来,而不是让医院作为一个旁观者和监督者的角色。软件服务提供商要与各个科室的临床人员进行沟通联合,围绕医院业务展开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医院建设是软件服务提供商与医院“共同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双方共同培育,改善其成长过程中的缺点,才能让“孩子”茁壮成才。

而新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微信、3D打印等正深刻改变我们生活,技术创新要求在学习、体验新技术的同时,根据行业特点,思考新技术与医院数字化的结合点,不排斥、不盲从,实现新的应用创新,比如3D打印髋关节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

最后,在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各方的职责定位,实现高效的信息化构建。

·医院领导:战略上重视、业务上指导、经费上支持、宏观上决策;

·职能部门:规划业务模式、优化诊疗流程;

·使用单位:树立IT意识、提供IT需求、探索IT应用、理解IT难度;

·信息部门:战略思维(医院的战略规划)、服务意识、换位思考、有效沟通。

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

2013年,不管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民众,大家都在问未来到底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彼时余额宝正火热、P2P借贷如火如荼、各大银行也纷纷开通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的火热不断逼迫传统业务形态转型。

如今,随着阿里未来医院、春雨医生、挂号网、小米等互联网企业入主医疗,医院也开始进行互联网尝试,实现网上预约、挂号、查询、缴费,在“互联网+”席卷一切的2015年,医疗作为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一环,其互联网化被寄予多重希望: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就诊效率、让看病不再是难事,推动中国医改。人们又开始问,未来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互联网+”医疗究竟是一场自内而外的演进,还是一次由外及里的颠覆?

陈金雄主任更倾向于互联网+医疗,虽然当前的互联网+医疗存在诸多诟病,如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互联网企业的发展也不甚如意,时至今日,打开阿里健康App,提供预约挂号功能的医院很多都是小诊所或者民营医院,三甲医院少之又少;而挂号网等以挂号这个硬需求获得大量用户、有着医院背景的互联网应用,却受限于地域,难以快速获得规模性发展。然而,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重构医疗资源,颠覆传统医疗模式,让看病就医更加人性化。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健康感知技术的日益提高,医院之外的诊疗方式将加快走进人们的生活。

他强调,未来医院有三个重要职能:连接医生和患者,实现医疗业务的移动互联网化;医疗业务协同,使医疗服务范围更广、效率更好;医疗质量管控,使质量和资源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让医院可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更具竞争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抓住机遇,顺应趋势,进行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实现全程智能化服务;以临床为核心,对诊疗实现全程智能化处理;以管理为导向,对对象实现全程智能化管控。”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院数字化  陈金雄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