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聊聊单病种的医联体
聊聊单病种的医联体
  • 2016-04-13 16:08
  • 作者:野夫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联体诞生虽有数年时间,但依然算是个新生事物,因为不断有新的医联体出现,且运营理念、组织架构、游戏规则各不相同,所有的人都是在做尝试,大家都没有太多的经验,所以医联体依然是个新东西。

到目前为止,多数医联体都发生在综合医院之间,很少有单病种的医联体出现。2014年8月,安徽省宣布“安徽省儿童医疗联合体”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一种新型的医联体,即单病种的医联体诞生。此后安徽省皮肤性病医联体等机构相继出现,从而使此类医联体成为一种新常态。

医联体是医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对其产生有直接影响的制度是分级诊疗政策。分级诊疗要求多数疾病在基层医院完成治疗。一旦这样的政策真正落地,大型医院必将面临病人短缺的局面。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这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多数疾病在基层完成治疗,必须保证基层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而对于医院来说,要想使更多的患者来到自己的医院而不是其他医院或者留在基层治疗,就必须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医联体的出现,恰好解决了两个问题。首先,医联体将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绑定在一起,不但可以完成体系内的技术帮扶,更可以保证病人的有序转诊。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从社会层面来看,它有望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所以医联体成为一个被普遍看好的新生事物。

医联体出现至今,多数是以综合医院的医联体出现的。这对下级医院的整体帮扶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可忽视的是,医院中尚有许多专科医院,这样的医院也会面临分级诊疗后的种种困境,因此他们也有成立医联体的动力。

儿童疾病是一个相对单一的病种,各地都有不同级别的儿童医院,如此单病种的医联体一旦出现,对疾病的分诊和治疗肯定有帮助。皮肤病是一种更为专业的疾病,除了一些省会外,很少有较大的专科医院。对于这样的疾病来说,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将使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面临较大的困难。这使得此类单病种的医联体也有了存在的基础。

医联体成立后,其首要的任务是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技术帮扶,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转诊的可能。安徽省儿童医联体的做法包括十大措施:一是派出专家到医联体医院参与门诊、手术、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二是派出专家到医联体医院参加、指导危重症病人抢救及疑难病例会诊;三是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四是帮助医联体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技术引进;五是为医联体医院预约门诊及转院病人就诊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实现双向转诊;六是建立远程会诊系统;七是免费接受医联体医院派出的业务骨干来院进修学习;八是为医联体医院进行人才培养或专项技术培训;九是协作、合作申报并开展全省性及全国性课题,共享科研成果;十是根据需要,合作共建科室或是实行科室托管。

单病种的医联体架构不同,但基本的做法大同小异。在医联体的内部,不同级别的医院间资源共享,人财物得到有序整合,无疑会提高病人的诊治效率。但像任何其他的医疗行为一样,这样的架构内部也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麻烦。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麻烦就是,由于摊子铺开过大,而上级医院的资源有限,有时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如何解决这样的困难?这便需要充分开动脑筋了。安徽省最近又做出了新的尝试,他们将互联网+的概念引入医联体,这使得一些技术性的难题得以解决。

他们的做法是,将皮肤性病医联体与一款专业的移动互联网医疗产品“皮肤宝”绑定在一起,实现“线上首诊+线下转诊+急慢分治+电子处方+药品到家+随访复诊”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上级医院的皮肤科专家通过图文诊疗和视频诊疗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医疗优质资源有效下沉,最终完成分级诊疗的目的。

对于任何一个医联体来说,由于跨越了多个地区,所以最大的障碍就是空间上的限制。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的前提下,如果空间距离较远,则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如今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恰好有效解决了这个空间上的难题,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尝试。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使得医患沟通的时间限制也一并被打破,这无疑会使医疗质量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在众多专科疾病中,单独成立治疗机构的病种并不多,除了儿童病、皮肤病之外,最多见的是妇产科、口腔等疾病。在医联体群雄割据的大潮中,此类专科疾病要想顺应潮流争取生存空间,这种单病种的医联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当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后,这种架构将更具活力。

(作者野夫,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资深网络医疗观察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联体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