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风采人物 >  徐浩:多角度论述“守正出新”的医疗信息化建设
徐浩:多角度论述“守正出新”的医疗信息化建设
  • 2016-07-15 12:14
  • 作者:孙杨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始建于1898年,拥有近120年历史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青大附院”)几乎与青岛市同时诞生。拥有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铸就了其非凡的发展历程及成就,彰显了在医学界显赫的地位和不朽的功勋。青大附院始终保持守正出新的精神,无论在医院管理还是信息化建设上,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业务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省属“大三甲”医院。拥有四大院区(包括市南院区、崂山院区、黄岛院区、市北院区),实行统一管理,不同院区做到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拥有一个生产数据中心、一个灾备数据中心,两地相距40公里。有3700余张床位,医院年门急诊量达435万人次。无论是四大院区的管理还是院内人员、财产、医疗流程等管理,都脱离不开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推手的作用。而在信息化建设上,青大附院也坚持“守正出新”的精神,始终在创新与稳固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对此,中国数字医疗网记者采访了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徐浩主任,他表示,走在前沿的信息化是需要付出汗水与泪水,但是看到患者少跑一些弯路,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少一些繁冗,一切都是值得的。


青大附院信息管理部徐浩主任

积极拥抱互联网 延伸服务触手

在“互联网+”未普及之前,青大附院已经开始引入互联网意识,在2013年时就已经应用了“掌上青医”APP。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升级改造,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与关注。而之所以能够得到患者的喜欢,徐浩表示,在流程设计做到了真正方便患者,不是为了上应用而上线这样一款APP。凡事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做好接口,和系统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方便患者使用。

2014年青大附院陆续开通了支付宝服务窗和微信服务号,通过手机实现了预约、挂号、缴费、发报告等门诊全流程管理,预约挂号可以直接支付,无需取号,门诊各种医嘱信息实时推送,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支付,检查检验报告也实现了即时推送。

在互联网+医疗的大潮来临前,青大附院已经提前搭上了这趟快车,全面拥抱互联网,将服务的触手延伸到患者的身边,给患者带来全新的就诊体验。目前支付宝服务窗关注数超过55万,日均支付1500笔,高峰期近3000笔;新版微信服务号关注数8万,日均支付600笔;掌上青医APP注册用户数15万,日均预约挂号量达到800。这些互联网应用用户体验好,使用量大,减少了病人在门诊区域的流动,减少对自助机和服务人员的依赖,缓解了门诊空间的压力。

社保卡代替院内诊疗卡 预约结算自助化

曾经的院内诊疗卡实现了院内预约挂号、检验单据查询、自助缴费等功能,但由于成本的累加,以及一人多卡等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随着新社保卡的普及,青大附院实行了用社保卡取代院内诊疗卡实现就医全流程管理。在院内自助机、诊间、医技等各个环节有效识别患者身份,同时社保卡个人账户可直接在自助机、诊间消费。目前门诊正常挂号收费业务人工窗口已经全部关闭,收款员在自助机前对患者进行操作指导。同时实现了影像胶片、心电图、内镜、检验、检查报告的全自助打印。也许每家医院实现这件事情并不算难,但是青大附院的守正出新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比如持社保卡预约,无需取号可直接去诊区候诊;自助机纸张用完自动停止打印服务;一楼门诊自助机区域专门设置了老年人专用的机器,常备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引导,避免了老年人用卡刷卡出现的种种问题等等。


青大附院门诊大厅自助服务区

住院病历实现无纸化 打造绿色医院

青大附院持续深化电子病历建设,实现全闭环管理。2013年开始全面推行移动医疗,医生查房配有无线查房车和ipad,护士配有无线护理治疗车和PDA,实现了床边医疗,覆盖了医院的所有病区。全院共配置了无线查房治疗推车750台,护士PDA 900余台,提高了医疗效率,降低了差错率。

全面推行电子签名,医生、护士、医技全面使用CA认证的电子签名,已部署使用了3700个key,所有需要签名的地方,不论是医护技人员,还是患者的知情同意书签名,都采用CA认证的电子签名,保证了签名的合法性。

这些都为病历无纸化打下了基础,青大附院已经实现符合国家规范电子签名的住院病历无纸化,在病区和病案室都不再打印病历,病人出院后,系统将各信息系统中病案相关资料统一形成PDF归档文件,和传统打印的病案一致。这样既绿色环保,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临床路径应由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来定义

根据数据样本的逐渐增加,数据的采集、挖掘和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医院的临床路径入径率不高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路径设计的不合理。青大附院未来将打造“星座论”的临床路径,其主要依据将是大数据。何为“星座论”,是由于星座就是概率学和统计学的产物,大家之所以觉得他准确,是因为他通过很多样本的采集、汇总和分析,得出一个星座的解析。而临床路径也需要大批量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提炼,产生的路径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云医学影像后处理系统 用“云”解决三维成像难题

传统的医学影像三维等高级后处理功能需要配置专门的后处理工作站,需要高性能的硬件、大额费用的投入、专业人才的操作等,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徐浩表示,青大附院搭建云医学影像后处理平台,高级后处理功能在云端服务器上完成,在普通计算机终端上进行展现,也就是说,在任何一台联网电脑上可以进行影像的三维成像等高级后处理操作,无需专门的后处理工作站,这样,影像高级后处理就可以普及到每一个放射科医生甚至临床医生,对于提高诊断水平,方便教学,均衡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述五个角度,分别从“互联网+”、医疗流程闭环管理、病历无纸化、大数据和云计算论述了青大附院不仅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始终走在最前端,在兼顾创新的同时稳扎稳打,每一个应用系统都做到从临床科室入手,让使用的人得到便捷的方法,促进医疗质量高效发展,让患者和医务人员真真切切体会到信息化的“实惠”。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liuzz TEL:(010)68476606】

标签:医疗信息化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