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0-11 14:25
- 作者:孙杨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形状狭长、横贯东西,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提供全面的医疗卫生保障,享受到统一的医疗卫生服务。目前,甘肃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已步入快车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卫生信息化已在实现便民惠民措施,支撑卫生改革,提高监管、监测、评价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仍旧对西北地区的医疗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此,中国数字医疗网的记者采访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兰大二院”)信息中心主任郗群,探讨了西北地区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针对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郗群明确指出,“目前信息化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亟待突破。医院HIS系统在建立与完善的同时,信息的联通和共享存在一些阻碍,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而孤岛现象成为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大“瓶颈问题”。
若想最终实现互联互通,必须实现从有标准到认同标准的“质”的飞跃。而目前存在医疗信息标准使用的不统一,以及医院内部的内外网互联互通上的安全问题。郗群也指出,兰大二院目前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对既懂医疗也懂信息化的高精尖人才的渴求。目前信息中心分为3个科室近30人,分为软件运维科、信息管理科(负责软件开发)、外网数据管理科(院内院外数据的汇总,供学科需要)。基于此三个科室之上,还要不断增添精兵强将,完善院内信息化的建设,提升信息化在管理、科研、临床等方面的支撑力量。
甘肃省最佳信息化建设模板
作为一家日门诊量达7000多、信息化年投入6000多万的大型三甲医院,面对上述种种“瓶颈问题”,兰大二院的信息化建设如何呢?
郗群表示,兰大二院的信息化建设在甘肃省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郗群介绍称,医院已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的所有模块建设,包括门急诊收费、就诊一卡通、分诊排队叫号、住院结算、药品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门诊医生站、住院医生站、电子病历EMR、电子医嘱、输血管理、手术麻醉、合理用药、医疗质量管理、抗菌药物管理、临床路径、检验系统LIS、电生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ACS、病人登记系统RIS、病理系统PIS、移动医生工作站IPAD、移动护士工作站PAD、成本核算、绩效考核、手术示教、医疗全景平台等系统,开发了省、市医保、新农合、自助摆药机、银医卡等接口程序。
不仅在院内实现了70多个系统的打通和连接,在院外打造了与定西市人民医院、西固区人民医院、康泰分院医联体医院信息化建设模式,打通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实现了互联互通,打破了院与院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针对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兰大二院还建立了“数据仓库”,为运营管理、科教研发、医学分析等数据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已实现了20多个主题的科研支持。
智能设备让信息化更闭环更高效
有了全院级的信息化系统,就不能不谈搭载智能的基础设备。唯有软件+硬件的完美配合,才能让信息化管控一体化,实现高效、经济、绿色的医疗流程。
大到影像设备的采集,小到非核心资产的应用,都体现了医院的“智慧”所在。作为全球知名IT厂商爱普生致力于医疗智慧打印方面的研发,针对传统医疗输出成本高、效率低、管理难的问题,带给医疗信息管理部门工作上面的种种麻烦,推出了智慧打印服务管理方案,其中包含EDA智慧打印管家和OPS打印服务合约。
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可通过它,实时监控全院各个网点打印机,从而完成各业务流程信息在同一平台的全闭环管理。医院还能完全拥有打印总体支出的控制权,减少了前期购买设备和后期耗材、设备维护的支出,让医务工作人员尽享健康打印、放心办公。
在信息化逐渐实现全闭环管理的同时,郗群表示,要认清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以患者为核心”,以解决患者问题为最终目标的信息化建设上面。
信息化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医院要借力信息化手段,以区域医疗平台为基础,构建统一、互联互通的医疗信息平台,使患者就医过程具有连续性。
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远期目标是: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医保医药医疗协同管理、居民健康服务的人口健康服务信息系统。郗群表示,要重视信息化的作用,借助信息化的发展,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而如今,医疗健康信息化正面临两大全新变革,一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在现有基础上,将步入全新的信息化发展时代。二是智慧医疗应用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在医疗健康产品、器械、药品等环节,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针对信息化未来发展方向,郗群表示“我们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以业务为基础、以管理为目标、以患者为核心’的信息化医院综合应用平台,逐步向集团医院及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