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2-29 14:47
- 作者:王婷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ICU这个标志,去过医院的人大概都不陌生。它是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而对于ICU具体的收治标准,可能就没有多少人了解了。到底患者病重到何种程度才算得上重症?ICU存在的意义何在?本篇报道中,您可以带着这些疑问,跟随HC3i的记者一同来向北京军区总医院的ICU主任韩文斌学习。
北京军区总医院是一所仅次于解放军总医院的军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它成立于1913年,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目前医院的新大楼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年底竣工,明年将投入使用。韩文斌主任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有着二十多年的临床麻醉经验,擅长危重、特殊患者的麻醉与抢救。他在七十年代进行临床进修时受当时的麻醉科主任影响,开始对ICU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自此之后,他相继成为两所医院ICU的创建主任。
ICU工作规则:持证上岗 分秒必争
据韩主任介绍,ICU在我国是从80年代初期才开始兴起的。而在80年代前,ICU的前身是急救室,那时候对急救患者的监护大都靠护士的肉眼观察和听诊器监护心率脉搏,以至于长时间的高紧张度的陪护会使他们耳鸣、手掌起泡。80年代中后期,呼吸机现身,但那时的呼吸机还没有现在这样多的监测功能。北京军区总医院的ICU是在1988年底成立的,当时只有8张病床,还归属为心胸外科专科ICU。科室1994年才有了正式编制,1995年由心胸外科专科ICU转化为综合ICU,病床数也逐渐增多到16张。
ICU的病床数为何如此有限呢?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话题。ICU有着严格的临床收治标准。韩主任说,在ICU接受护理的患者很少有清醒的,一般只有生命体征不平稳、需要生命支持、需要加强支持护理,且通过积极救治能得到康复的患者才能被收治于ICU。而ICU因为有着更高水平的医护人员的全天候陪护和诊疗,患者的康复率当然也会得到显著提高。这里的医护人员一般需要持证上岗,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是难以胜任这里的工作的。这也是由ICU的特点决定的。这里的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技术及仪器的使用,能够做到熟练操作,能够较好得应对突发状况,挽救患者于分秒之间。这些都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心、学习能力、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数字医疗技术助一臂之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医疗技术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的ICU也有所应用。比如:医生工作站设有中心监护站,可直接看到所有病床的监护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监测到的患者病况;病床旁设有探视系统,可让患者家属不进入科室,即可探视到患者状况,该系统还能进行双向的视频和音频通话,这也是远程技术的一种运用。韩主任说,等新大楼投入使用,ICU的病床数将增为36张,还会设置新的信息系统。
韩主任认为,有了现代数字医学的辅助,ICU的诊疗工作比之前方便易行多了。但是,要想达到较完美的成效,其要求还是比较苛刻的,比如:数字化网络质量够好、系统维护够硬、图像显示够清晰。另外,他着重强调了过度医疗问题。即使在数字化医学设备快速更新换代的当今,他也认为医院科室不能总是赶潮流,企图保持运用最新最先进的仪器。他说,西方医生来交流工作时,经常会认为我国的医院某些仪器和药品比他们的还先进,他们视之为一种浪费,即在医疗资源上花费了不该有的代价,而这部分多出来的费用完全可以在低一层级做出更大贡献。韩主任以身作则,在北京军区总医院ICU的设备引进上一直严把关,不跟风,他也呼吁医院领导层都能从整体上考虑仪器设备的问题,除了其造价,也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学习能力、操作水平等问题。
对于未来,韩主任也感慨虽然要学习的先进技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都会较大程度地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患者康复率,所以“不怕新系统,只怕没系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