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卢敬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是大数据落脚点
卢敬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是大数据落脚点
  • 2013-09-30 10:00
  • 作者:赵志娟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医疗机构是否已经做好了迎接大数据的准备?大数据将对医疗信息化带来怎样的影响?理念和技术是否适应中国医疗领域?能为医疗机构实现哪些价值?军队医疗系统的二炮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卢敬泰讲述了他眼中的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

 
二炮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卢敬泰

信息资源重在共享 大数据的落脚点是区域医疗

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人们通常认为,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医疗业务数据呈现快速发展,这就已经纳入大数据范畴,其实不然。卢敬泰表示,当数据量非常庞大,超过PB数量级以上时才能称之为大数据。目前,我们医院的数据量还差的很远。在中国,大数据最佳落脚点唯有区域医疗,只有当区域医疗建成后,各三级医院数据集中共享才能达到大数据的数量级别。就北京而言,现在近70家三级医院,如果将每家医院的数据都集中起来,进而数据传输到统一的一个数据中心,就形成了大数据。

美国政府通过商业保险这一层面,建成了区域医疗数据共享集成平台,对于医院来说政府并不干预只给予指导性意见,因为美国医疗保健制度比中国更完善,可以利用DRGs进行单病种付费,商业保险会在这方面投资,给各家医院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院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当大医院需要患者个人数据时,可以主动索取,进而了解患者在其他医院的就诊数据情况。

尽管数据集中管理优势重重,但卢敬泰坦言,从美国经验来看,也不希望把所有数据都集中在一处来用。那么,美国的区域医疗是怎么做的呢?美国所有的医院多数都是私营医院,即便有公立医院,除非军队医院能实现统一管理,其他所有医院包括公立医院都不可能把数据集中到一个地方进行共享。

“实际上,从医疗这一层面上,美国也没有完全实现整个数据集中这一概念。而区域医疗真正的概念是达到数据共享,统一数据接口,进行相互间的数据访问。”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又一次颠覆性的变革,极大提升了数据的展示方式。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使军队医院从建设信息系统到数据处理应用的转变成为可能。

据透露,此前,在全国几百家军队医院内,正积极部署实施就医“一卡通”建设,通过网络平台,远程调阅病历资料,此举在全国尚属首例。当患者脱离本地医疗范畴在异地持一卡通就诊的情况下,如果医生想了解曾经就诊的医院的病历资料,完全能够实现向异地医院索取住院病历,调阅查看,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增加了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

现阶段,已有近50家医院基本上实现了病历资源的数据共享,未来,计划在2015年,全面实现全军的电子病历集中共享。

当然,大数据技术的意义在于合理运用,采集到的数据搁置不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医疗机构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合法合规的使用丰富大数据的资源宝库,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挖掘其价值点,指导工作实践才是最主要的。进而能够帮助医疗机构,针对每位患者创建一个360度的完整视图。

“中国式”困难依然存在 大数据亟需政府主导

实现区域医疗数据资源共享的价值可见一斑,那么,医疗机构是否已经做好迎接大数据的挑战准备?对于大数据应用还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而言,各大医院CIO对主管部门最为殷切的期望是什么?无一例外——标准。

“区域医疗更多的共享其他医院过往的信息,这就需要在未来的区域医疗中,国家实施标准,实现统一接口,实现数据的共享,这种情况下的应用会更便利。”

目前由于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各自为政,缺乏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信息网络平台和相应的政策法规,因此在这种条件下构建一个基于区域的卫生数据共享平台就显得意义非凡。

卫生主管部门就是靠数据来说话,病种分析、患者次均费用、流行病调研、患者发病机理、年龄段发病区域分布等等,只有大数据才有发言权。

想将整个北京市地区的所有医院数据量集合在一起,任何一个家医疗机构都不可能操作,唯独由政府主导,北京市卫生局来统管,这一切才有可能。集中市内各地数据,依托交换平台,构建数据交换标准,通过该标准,统一管理“数据采集、传递、分析和应用”的全寿命周期,进而分析出北京市地区的医疗趋势出来,对于管理改革极具价值。

从今年开始,卫生计生委会推出一系列政策出台,支持区域医疗建设,并增加更多的投入。

美国的区域医疗在应用上和国内还存在很大差异。在美国,政府是不拿意见的,但有优惠政策鼓励医院应用,中国则需要政府主导。总体而言,中国的区域医疗还不尽如人意,机制上还需要新的探索,不能将美国的经验生搬硬套。

卢敬泰认为,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小医院复制大数据成型的医疗模式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利用这个模式,三级医院可以带动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帮扶发展。但这一模式不是最终模式。以二炮总医院及其下属医院为例,最好的模式是保证所有的数据均存储在二炮总医院的信息平台上,拉一条专线给下级医院,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社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联入共享平台提高自身医疗能力,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和风险,充分发挥共享的优势形成良性循环。

前景无限 大数据不是幻化

就像“云计算”概念刚推出时所受到的争议一样,曾有人说大数据就是“大忽悠”、“肥皂泡”,对此,卢敬泰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行业里存在信息化,必然有数据量增加,当增加一定程度时,必然形成大数据,这个时间不会很长。

站在医院的角度看,医院距离大数据的应用还离得很远。因为仅在一个或某个医院来看,是看不到大数据的未来的,我们要站在整个行业来看。卢敬泰坚信,只要医疗主管部门手段足够完善,机制足够健全,未来三到五年,医疗部门的数据很快就能实现资源共享。

卢敬泰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北大医疗卫生CIO班”学习,大数据是一个非常畅谈的话题,未来在医疗行业会有新的运用和发展。大数据时代应该是个渐进过程,我们需要对大数据的渐进或发展趋势保持不灭的热情。

【责任编辑:志娟 TEL:(010)68476606】

标签:大数据  区域医疗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