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11-29 19:26
- 作者:赵志娟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近几年,大量中小型医院开始扩大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并且更加注重信息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而作为信息化建设较早、基础较好的大型医院,将把进一步推动临床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应用,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能放在首要位置。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简称“中山二院”)的信息中心主任牛启润,以其多年的数字化医院建设经验实现了中山二院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次又一次新飞跃。
如今,信息化成为医院建设发展的强大推动器,使医院工作流程发生了改变和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全面迅速发展。牛启润表示:信息化从整体上大幅度提高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已成为医院管理和业务工作的主要工具及手段;它彻底地改变了医院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医院整个业务的重要支撑。
中山二院拥有着本部、南院区、增城院区、南校区门诊部四个院区,开放床位2000多张,年出院患者9万人次,日门急诊量1多万人次。如此的业务规模,如果医院系统宕机绝对是致命性的, 无论对医院还是患者而言,后果不亚于一场小型的经济危机,并且加剧医患矛盾的激化。所以,对医院来说,系统建设是一方面,不管系统先进与否,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业务连续性尤为重要。
牛启润强调:业务的发展和系统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业务促进系统的发展。同时,医院信息系统尽可能满足各种需求:对内,满足业务的扩张以及临床业务的发展;对外,满足政策性的需求。
挖掘数据 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一大特色就是繁多的应用系统,这十几年来,医院的系统越来越多,数据也从最基础的文字和财务系统数据发展到如今的临床数据,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影像等,而这势必带来数据容量的大幅上涨。随着医院产生及积累的数据量的增多,医院对数据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大,这包括对临床决策、区域医疗、患者需求分析等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于医疗行业而言,不但数据量在持续增加,数据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另外,针对目前的中山二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而言,系统稳定非常重要,但不是最终目的,信息科要体现价值,数据利用、数据分析以及建立数据中心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希望能够把10多年来累计下来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手段,充分发挥其价值。并为临床、管理决策提供决策依据。为此,我们已经把这部分纳入重点工作之一。”牛启润如是说。
在患者眼里,各大医院的水平都差不多,那么,吸引优质资源,更深层次的贴合患者就医需求,进而将有价值的资源重点培养,是医院考虑的事情,这都需要医疗数据说话。在其他行业数据挖掘不是新的话题,但针对起步较晚的医疗行业显得尤为迫切。
中山二院从2008年使用想法诞生到2009年开始结合医院需求的出发点来做数据分析。牛启润说:“截止到目前,中山二院在阳光用药,抗菌药物临床管理、门诊住院业务量分析等几方面都通过BI实现,同时,还做了一些经济管理、质控指标管理等方面的分析,在系统建设的同时,也确保了BI系统与业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2013年为切合卫生部三甲医院评价,又建设了医疗质量指标监控与评价系统,系统涵盖了三甲评审的第七章统计评价的所有指标,以及其他章节里面的医疗质量指标。目前BI应用范围在广东是最广的。
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医院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但由于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来自以财务为中心的旧的HIS系统,因此,对真正的临床辅助决策的作用有限。近段的BI发展方向是BI应用与医保分析与单病种管理等方面。并对现有的BI相关模块及指标尽量完善,远期的目标希望结合医院信息系统改造与建设,以积累更多的深层次的临床数据,真正的做到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沟通协作是关键
在中山二院系统建设过程中,医院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医院领导更多的关注重点是放在科研、教学以及临床中,信息化还没有提到首位上来。同时,在新系统建设与推动初期,医务人员往往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有些排斥。比如前期的需求调研,医务人员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一系列问题都给信息科的工作压力加重了砝码。
除此之外,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医院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升级、改造,这对信息科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医学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科与临床的沟通便显得更为重要。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多学科、多部门协作才能完成,工作环环相扣,哪一项工作没能按规定时间完成,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实施进度。这就需要信息科人员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协调和信息沟通,才能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沟通作为一门学问,良好有效的沟通是每一位医院CIO及信息科工作人员必备良药。”这也是牛启润十几年工作中的深刻体会。
信息系统为工作、生活所带来的便捷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共识,牛启润说:“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整合,也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我院在电子病历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把历史病案全部数字化,并与病案首页资料结合起来,作为电子病历的补充,为医护人员查阅历史病历资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我们也在努力实践建设更多的临床系统,集成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应用平台之上。尽量通过临床信息系统建设来节省了医务人员的时间,真正实现把医生还给患者。”
相对而言,医院还是比较小的单位,如果从未来医院集团化发展考虑,云计算必然会慢慢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向。
据了解,为适应信息化建设潮流,在广东省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以牛启润为牵头人,率先成立了移动医疗和大数据两个专业学组,牛启润期望以学组成立为契机,聚全省医院信息化精英之力。在移动医疗和大数据建设方面努力探索,争取广东省医院卫生信息化在这两个方向上有所提高。
移动医疗五年内全普及
“移动医疗的作用是改善了传统医疗监护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优化流程,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服务手段。”
在牛启润看来,移动医疗热有政策的支撑,工信部在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智能医疗,列为九大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政府已经给移动医疗热加了一把火。那么,随着数字化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移动医疗发展将会更快,对医院而言,移动医疗对医院信息化又添了一把火,对于医疗供应商来讲。移动医疗又是一座金矿。”
“移动医疗现在在大医院已经在逐步铺开,未来几年内将迅速在全国二甲及以上医院普及。未来的移动医疗不仅仅局限于在医院内向患者提供服务,也将不断向院外延伸,使患者随时随地接受医疗咨询和服务,它将不断改变传统医疗服务的模式。
当然,任何新兴技术的发展必然存在困难。“由于我们的国家患者的基数很大,地区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想把移动医疗落实到每一个患者身上,实现对所有的患者满意还是比较困难的。”牛启润坦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