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退居二线”的廖新波如何完成医改人生?
“退居二线”的廖新波如何完成医改人生?
  • 2014-06-24 11:06
  • 作者:佚名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30日上午,网络名人“@医生哥波子”发了一条微博,宣告其现实真身廖新波的最新变动:“今天,最后一次参加中山大学医院工作会议,感触良多!我由衷感谢中山系统11年来对我分管的医政工作的支持……”

医生哥,乃年长医者也;波子,粤人之昵称。在这个网络ID之下,广东省卫计委原副主任廖新波自2005年12月开设博客、2009年9月开设微博,积极为医改建言。在公众的记忆中,这位“博客厅长”多有犀利言论。

6月19日,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坦率表示:“我懂得官场规则,但是不会噤若寒蝉。”

前不久,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省政府4月份人事任免信息,其中,廖新波被免去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职务。广东省卫计委网站的政务公开信息显示,廖新波已转任正巡视员,不再负责医政工作,分管综合监督处和交流合作处。

根据广东省卫计委网站公开信息,现年58岁的廖新波也不再担任广东省卫计委党组成员,是唯一一位不担任党组成员的委领导。

厅官卸任,博客不辍。

5月31日,廖新波翻出当年媒体对他的一篇人物报道,在微博上“夫子自道”:“有些事情没有完成,有些事情有心无力……也许我提早结束11年的政界生涯,但我并不后悔8年的博海扑浪……”

“博客厅长”

廖新波生于1956年,1978年考入广州医学院医疗系学习,在成为一名卫生行政官员之前,他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作了22年,在这家省内首屈一指的公立医院从一线医师做到副院长。2004年2月,廖新波任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开始“从政”,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医院一线经验的卫生行政官员之一。

在实名开设博客、微博的小众的官员群体中,廖新波既不是官衔最高的,也不是网龄最长的,但毫无疑问他是一位明星博客官员。

自2005年12月底开设博客以来,廖新波一共写了2460篇博客,平均每一天半就写一篇。2009年9月初,他又开设了自己的实名微博,5年不到已发了12300多条。

活跃的思考和写作,为廖新波赢得了极高的人气:他的博客访问量超过1540万,仅新浪微博粉丝就有363.5万之众。

但是,博眼球并不是目的。廖新波曾对媒体表示,开博客是想通过合理的露面来增加卫生厅的知名度和公众的了解度,以便更好地推行政策;而互动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微博,对政府决策具有很大的帮助,这都是在为政府办事。

廖新波在最近的一次网络访谈中表示,以微博来观察民意最直接、最准确,并且也知道不同意见背后的人群分别,便于政策的修订完善。

作为较早“触网”的官员,廖新波把自己的职务身份和网络身份区分得很清楚。他的博客和微博昵称都是“医生哥波子”,并且多次向网友申明:博客和微博不办公,但我一直坚守的原则是有利于社会。

不过,作为厅级官员,在公众平台发言的分寸并不那么容易把握。多年博客生涯,廖新波的发言常常显得和官场规则格格不入。

2007年全国“两会”时,原卫生部透露新医改方案年内出台,廖新波却断言“能在两三年内出台就不错了”,该方案最终于2009年出台。在广州市的“两会”上,时任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说,“其实在中国看病并不贵,是人们的价值观念问题。”廖新波则在博客写道:“我主管医院的工作,也了解目前的基本情况,看病是贵的!”

在大家逐渐熟悉了“博客厅长”的风格之后,诚如廖新波自己所言,谅解他的领导和网友还是大多数。

另一方面,他言论的价值也在业界受到认可。6月14日,在上海参会的深圳市卫计委一位处长在谈到廖新波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有些话,必须要有人出来说。”

廖新波本人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官场有官场的规则,我有我的价值取向。

廖新波的两个遗憾

被调离医政工作,给廖新波留下两个遗憾——没能看到他亲自主持起草的两个文件如期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和促进社会办医。据悉,目前广东省的医师多点执业方案已上报省政府,尚待批复。

医师多点执业是此轮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部分。2009年9月,原卫生部曾发出《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希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通,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让广大医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

然而,配套制度的滞后,使得广东、北京、云南、海南、四川等地的试点工作“叫好不叫座”,各地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屈指可数。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改革思路再获确认,高层把医师多点执业等四大有关问题作为2014年医改的目标任务,委托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广东省副省长林少春在今年初的广东省卫生工作会议上,指示省卫计委着力推动医师多点执业和社会资本办医。分管医政的廖新波觉得时机已到,亲自起草了有关文件。

廖新波主导的这份医师多点执业规定共五章21条,立意在于推动医师就业模式从单位人走向社会人,其要点是“凡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在广东省注册执业的医师均可自由地多点执业”。

不过,在最终上交给广东省政府的方案中,这一条被删去。对此,廖新波颇感惋惜,“总有人担心放开多点执业就乱,但根据国外经验,完善的法律、丰厚的收入会保证医师的诊疗水平和职业道德,‘不会乱’”。

“在有关领导层中,我是研究多点执业最深的。”廖新波在有关的政策文件研讨中总是当仁不让。他曾为深圳版的医师多点执业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在国家卫计委的专家论证会上表示,无须规定科室主任不能多点执业。

即使在“退居二线”之后,在6月中旬的港大深圳医院国际急诊研讨会上,廖新波仍然积极陈述他的医师多点执业理念,建议“把医生从圈养到放养”。

“医师多点执业可以撬动支付制度、人事(编制和职称)制度、监管机制、医保体制改革,是落实‘政府引导、市场推动’最为活力的杠杆。”廖新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此表述他对多点执业政策的认识,这既解释了他的执着,也解释了他的遗憾。

“功不必在任期”

本轮新医改缘起于对医疗市场化的批判,此后所谓市场派与政府派的争论,自课题招标之始,一直贯穿新医改的进程。作为一个始终思考与建言医改的卫生行政官员和网络风云人物,廖新波的发言似乎游走于两者之间——市场派觉得他不够彻底,而政府派往往觉得他过于激进。

廖新波一直相信市场的力量,看好民营医院的发展,但是他毫不讳言民营医院的生存环境并不很好——“如果我们也把公立医院放到市场去,那么在政府的垄断下它肯定是比民营医院具有先天的优势,民营医院想发展也不行。不管我们的政策如何华丽、吸引人,都不能使民营医院可生存。”

在另一方面,廖新波也始终强调政府责任到位。他近期在微博上写道:“公立医院依然在市场上奔跑,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根本没有在政府投入上得到体现。”

事实上,在关于医改的讨论中,“公益性”这一概念颇具争议,它既非医疗领域所独有,也无法具体地衡量;而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机制显然比投入更重要。

廖新波关于免费医疗的观点也遭到网友的揶揄——博主一边大赞市场经济要医疗体系脱离政府干预,一边又提这种免费制度,不觉得凌乱么?

对此,廖新波的回答是:凡事不可绝对,政府做的和市场做的各自精彩。市场经济我们不是学习美国吗?美国的老人与孩子是谁“照顾”呢?

他认为,中国有很多省份完全可以实现免费医疗,前提是把浪费的、过度医疗的和不公平的部分都干预了。

廖新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医改不应该有门派之争,政府和市场要各司其职。正因为此,他认为各地在“混合所有制”口号下所进行的公立医院并购“非驴非马”。公立医院如果真的要走向市场,必须名正言顺,不可“停薪留职”。

廖新波认为,政府要为明确公立医院的任务、和如何办好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而努力,这说到底首先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

在他“告别”医政工作的消息发布后,一位护士给他留言:“功不必在任期。”廖新波回复,“再次领悟:功不必在任期。”

【责任编辑:少丽 TEL:(010)68476606】

标签:廖新波  医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