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2-12 09:38
- 作者:村夫日记
- 来源:村夫日记
2014年10月底一则“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为首家获批网络医院”的消息引发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此消息一传开也引来了种大媒体的围观。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报道关于首家网络医院的消息,如“首家网络医院获批 概念股大涨”、网络医院估值已达6亿元“的类似消息充斥着各大媒体的版面。
时至今日,广东的网络医院有了雏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已经开始在连锁药方布点进行远程医疗,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已经开设了300家,之后会继续扩大范围。目前的网络就诊是不收费的,主要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第一家网络医院出来了,但必须要问三个问题。
首先,医院和卖药的关系。网络医院虽然让处方出来了,但医院在处方背后的利益是否还有捆绑?是否会采取和药店分成的模式,还是完全脱离。如果两者还是捆绑在一起,那么医生同样有开大处方的动力,这和线下并没有本质区别。
第二个问题是服务费用。目前的免费模式很难给医生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就算价格审批后,媒体报道的10块诊疗费也不足以给医生动力。虽然远程就诊的费用低于线下是肯定的,但在中国并不能起到像美国一样,通过远程为线下省钱的目的。因为费用本来就被压低了,线上线下区别并不大。在如此低价且线下门诊量已经很高的情况下,三甲医院动力何在?
第三个问题是市场定位。目前主要针对常见病和慢性病,虽然国外远程医疗也是这样定位的,但市场辅助条件和中国不一样,这两者在实际运行中差异还是很大的。
首先,国外的医疗信息系统相对完善,电子病历、保险支付方、药店等方面的信息关联程度较高,比较容易配合医院进行远程就诊。其次,医生和药品销售利益不挂钩,而且市场监督机制成熟,电子病历可以成为法律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一些过度开药的情况,而且可以在出现风险纠纷的时候有据可依。最后,国外的医生是自由的,病人在大部分基础医疗上看的是医生而不是医院,很多情况下病人和医生是熟悉的。可中国既没有电子病历,各方面的信息也不互通,电子病历也不能成为法律依据,病人也不能选择医生从而建立长期关系,且核心是医生仍然和卖药有利益挂钩,因此不能避免用药浪费的情况,尤其在首诊上,这一点风险较高且难以控制费用。
因此,这些问题揭示了在目前现行条件下来看,网络医院针对病种尤其是慢性病种可能会更有效。比如说需要定期随访的糖尿病,已经做出首诊,后期的风险相对可控,病人的病史也相对完整,这个时候锁定病人附近的某个药店,进行定点定时的远程随诊,效果会比较明显,甚至还可以定位到熟悉的某个(几个)医生。这种情况下过度用药的情况会比较少,而且风险比较低。
从慢性病扩展开到基础医疗也不是不可能,但有两个核心因素必须考虑。首先是根据病种来做而不是全面铺开。在中国医疗风险控制大环境相对缺失的情况下,远程就诊的风险主要是缺乏病历,信息不对称,病人描述不确切等问题,因此从相对可控的病种下手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比如无发热的咳嗽感冒,皮肤过敏,简单的外伤等。
第二点也极为关键,就是采集病人的基础信息。因为中国没有电子病历,全靠病人自己描述,在远程操作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记录不准确,描述错误,和医生科室不匹配等。比较好的简单快速收集病人基础资料的方法就是在远程医疗就诊前要求病人填写简单问卷,根据病种划分,比方说,如果是感冒,需要简单回答有无发烧,持续时间等最基本的问题,有助于提示可以进行远程就诊,还是风险较高需要转向线下。这些信息的采集看起来不是最关键的,但长期来看,是建立一整套风险控制体系的基础。
网络医院的意义很大,但实施起来主要的困难仍然是医院的利益以及风险如何控制。这对于药店无疑是一个利好,但如何平衡药品和医院服务方的关系,决定了未来网络医院是否可以顺利发展。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