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风采人物 >  王韬:为实时监控医疗质量引入BI后
王韬:为实时监控医疗质量引入BI后
  • 2016-09-28 11:17
  • 作者:程泱溥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随着卫生管理事业发展,人们对卫生绩效的评价,已经从传统的粗放式医院管理,转变为现在依托数据和信息技术的精细化管理过程。究竟信息化的手段在院内精细化管理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在日前召开的2016数字医疗健康生态大会上,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结合医院建设体会,做了“IT如何助力医院精细化管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观点整理稿件。

 

天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韬在2016数字医疗健康生态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现在,各个医院做信息化非常多。其实,做信息化不是单纯把数据存在服务器中,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数据为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医疗质量发挥相应的作用非常重要。天坛医院对此做了探索和尝试。

为实时监控医疗质量引入BI

为了实时监管医疗质量,天坛医院使用了BI系统。

BI平台拓补图 

BI系统可以收集医院各个系统(包括门诊、住院、电子病例)的数据并进行医疗质量的监管。在这个平台上,门诊量、急诊量的监测都可以很快出来,每周、每天量的变化都可以监测到,入院人次、平均住院日的监测也都能实现。

我们知道,术前等待和平均住院日密切相关,术前诊断的时间是需要进行控制的。经过对术前住院日的分析,住院30天还没有出院的病人肯定是有问题的,超过正常的出院时间会存在潜在的纠纷。医务处可以监测各个科室和病区可能存在的医疗纠纷风险。此外,手术量也要进行监测。手术的数量分类是大中小,第一次手术正常应该出院了,但如果二次手术就会存在医疗纠纷的风险,所以同样都要进行监测。此外,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专门监测大型设备使用效率的工作量很大。我们整个医院的绩效和今后医院的发展要和工作量密切挂钩。

数据告诉你:手术室内发生的事儿

手术精细化管理方面,针对类似本应该三分钟之内麻醉完毕、三分钟到半小时以内手术开始,实际上却超时、甚至麻醉结束手术还没有开始的现象,通过我们的系统可以清楚追踪到手术室内部发生的情况。

手术的整体进度同样可以实现量化管理。首先,科学、合理的设定手术每个步骤的预定用时,然后统计整理实际手术过程中每个步骤的用时并与预定用时作比对,数据会告诉你,哪些步骤完成情况良好、哪些步骤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下图是50例手术数据整理后的图表,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是非常有意义的。

图中,编码24是切肿瘤的步骤。标准化预定用时是一个小时切下来,但通过50个手术实例统计发现,大夫的水平很高,平均26分钟左右就可以把瘤子切下来;编码13显示正常情况下入室以后到上台是10分钟,但是由于手术室内部管理上存在问题,患者入室要达到40分钟以后才上手术台,所以这个地方应该可以进行优化。一个手术中哪个环节可以优化,不是单纯控制手术时长,而是要分析出原因。

信息中心的未来:以数据为抓手释放管理职能

大部分信息中心在忙着建设系统,实际上建设系统并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建设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数据发现问题,从而找到原因,这是今后医院信息中心很重要的工作。天坛医院这块做的还是不错的,医院给我们信息中心的定位也不是技术部门,而是职能部门,是医院的战略部门,我现在做信息中心的主任也兼院绩效办的主任,正是要释放数据在医院整体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临床管理外,我院在科研教学和运营管理方面都有精细化模式探索:

科研教学精细化 我院教学、住院医培养有自己的管理手册,对医生培养进行监管,每一个老师带了几个住院医,应该在哪几个科轮转,轮转过来建立的病例够不够。这不是靠住院医自己填的,都是系统自动提取的。每个病追溯到每个病人具体的清单,包括病例和数据都可以层层下挖。

运营管理精细化 预算管理,每个项目都要有预算,预算执行的情况要通过流程追踪来进行管理,每个材料哪个医生用在哪个病人都有条码可追踪。现在使用数字签名,出差时利用手机就能审查。另外,根据医生按照不同的职位(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进行横向的对比,可以对医生个人绩效进行评比。

转载请注明出处: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
【责任编辑:孙杨 TEL:(010)68476606】

标签:实时监控  王韬  天坛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