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12-16 10:36
- 作者:石晨露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医院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系统成功率低、应用层次低可能是国内很多地级市医院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医院资金投下去相当长的时间,除了硬件设备买进来之外,要么软件系统不能运行,要么仅有少部分功能得以实现、对数据的深加工、整理与分析能力较差,以致无法达到为医院决策提供支持的需求,这样就看不到全院效益的提高,与事前期望相差甚远。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也曾是如此,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引起全院“民怨沸腾”,但是经过三年跨越式的发展,这一切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已经成为过去式。
近日,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的记者来到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采访了该院主管医疗信息化的院长助理王益民,近距离地了解该院在医院信息化等方面的一些举措,在王益民分管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三年时间里,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发生了质变,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创新,全天候满足临床和职能科室的需求,信息管理处成为医院的重点职能科室,全院员工对本院信息化建设的态度也发生360度的大转变:从怨声载道到拍手叫好!
迎接新医改下的变革与挑战
作为秦皇岛市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同时也是秦皇岛市唯一的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担负着全市及周边县市300余万人口的医疗保健重任。该院去年(2015年)年门诊量约120万人次(保持每年10%的增幅),床位规模1680床,手术量约1.7万人次,出院病人约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一家医院熙熙攘攘的并不只是人流,还有藏在背后发挥巨大作用的数字流。
井喷式增长的门急诊量和住院量给医院运行和管理带来了挑战,尽管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很早就开始了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应用水平不高,系统发展模式单一,与管理者的需要相差太远。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和集成化的技术手段,各系统采用的标准不一,架构不一,信息和数据相互独立,成为“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更无法对诊疗、管理、经营等信息进行汇总和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大量的数据沉淀在系统中变成‘死数据’得不到利用,既不能给医院的管理、医疗、科研以及教学带来应有的价值,也不能满足现阶段医生对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访问的性能需求。”王益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院的发展和转型遭遇了一道极深的“鸿沟”。
与此同时,新医改出台了大医院取消门诊输液、大医院逐步取消门诊、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等政策。每一项新医改政策,对于像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医院的管理会出现平衡上的担忧,院长必须思考和变革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医院运营问题,医院药占比、医疗流程、耗材管理、医保管理、硬件建设与人员管理需要强化和配合精细化管理。
以及如何对病历数据进行储存管理,不断扩充医院循证医学信息库,提高医院管理层和临床决策支持能力,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带来管理模式的变革,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改变,迫在眉睫!
提速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
虽然分管时间只有三年,但是在这一期间,王益民一直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医院管理,他认为:要想使医院管理达到科学化、精确化、智能化,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注重用数据说话。他亲自带队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阳市人民医院等信息化建设标杆医院进行考察调研、交流学习。借鉴国内外医院的先进经验,按国家新医改政策和国家卫计委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要求,部署了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建设规划,打破了身处地市区所受到的局限,医院在近两年投入7000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集中精力解决医院面临的核心问题:提升病人就医体验、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加强人财物管理。
使用自助一体机,病人挂号、缴费不用再排队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15年1月试运行自助机系统,在门诊楼、医技楼各楼层,一站式服务大厅以及内科楼、外科楼的部分楼层共投放了69台自助一体机设备,实现自助挂号、预约挂号,充值、交费等功能,方便快捷,自助机使用率超过35%。初诊病人还可在导引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操作,免去在各窗口长时间排队的困扰。
目前,除现场预约、自助一体机预约外,该院同时实现了网站预约、手机App预约、12580电话预约,116114电话预约,使病人足不出户就可随时预约7天内该院所有知名专家、专家以及普通号,更主要的是能做到分时段预约,即病人可以在约定的时间段前15分钟来院取号,等候就诊,能节省病人大量宝贵时间。
从“病人等药”到“药等病人”
2016年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目前,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门诊药房每日约处理2500张处方。自动发药机系统通过医院计算机系统(HIS系统)平台传送门诊病人处方信息,在医生开方、病人交费时,HIS系统就将病人缴费的处方信息传输至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立即开始配药,药品配备好后,病人的姓名显示在取药窗口的led屏幕上,病人只需拿着处方到相对应的窗口取药即可。自动发药机实现了从以往的“病人等药”到“药等病人”的模式转换,减少病人取药等待时间,提高了药房的服务效率。
检验报告单1个月内随时取
今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在核磁科、CT室、放射科投放8台胶片自助打印设备。凡在该院做核磁、CT及放射检查的病人,可以在1个月内随时自助打印胶片及报告单。此举让病人彻底告别在窗口“坐等”取片的历史。
胶片自助打印系统操作简单便捷,具有语音和文字双重提示,操作者只需扫描手中的条码,胶片自助机就会清晰提示病人目前胶片及报告的状态。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大屏幕及时了解胶片及报告是否发放。自助打印出来的胶片与医院原来的胶片格式一致,临床医生不会感觉任何的阅片不便。
胶片自助系统24小时“开机”,在该院检查的病人可以在1个月内随时取片。一些需经常到医院复诊的病人,只需就诊当天提前一点时间到医院,在自助机上打印胶片及报告。对于上班族,还可以选择下班后前来自助取片。
单剂量药品调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4月14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住院病人单剂量药品调剂的自动化、智能化、规范化,全面满足了医院59 个病区每日约1200袋单剂量药品服务的需求,自此医院药房手工调剂的传统方式成为历史。
全自动药品分包机能够将多种口服药按每一次给药剂量自动装入同一专业药袋中。每个药袋上印有病人姓名、病区、床号、药品名称、剂量、数量、服药时间、服用方法和二维码等病人和药品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使药师、护士在核发药品时有了更好的参考和判断,同时让病人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也有了充分的了解,从而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另外,与之配套使用的检测机可以自动核对药品包装上所有打印信息包括药品数量、大小和形状与病人、药品和二维码是否匹配。所有的检测记录以图像的形式输入计算机,为今后安全有效的药品管理提供帮助。
秦皇岛云医院正式起航
为使秦皇岛市尽快实现国家新医改重点要求的“基层首诊、双向诊疗、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分级诊疗等新医改目标,2016年3月,以秦皇岛市政府及卫计委为主导的秦皇岛云医院试点启动会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成功召开。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是秦皇岛市第一家接入云医院平台的三甲医院,秦皇岛云医院试点单位以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为中心,同时接入12家基层医疗机构,优先开展心血管内科、内分泌与代谢科、肺癌诊疗中心等科室的协同门诊服务,逐步推进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康复随诊、健康管理、云检验和云药房等云医院服务,并分阶段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市城镇县乡卫生服务机构,惠及秦皇岛市所有城乡居民。
强化精细管理,加速转型升级
王益民一直倡导将“精算”的概念引入到医院管理中,他认为“精算”的做法对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大有帮助。国外大医院就设有精算师高管位置,对医疗成本、使用、效益、折耗等精打细算负总责,拿病人平均住院日来说,如果在入院第一天各种检查结果就能出来,约95%病人可以从第二天就得到准确诊断和正规治疗,不需住院等候。我国三甲医院的病人平均住院日比发达国家要高出一倍,就是因为算得不够精,等候天数太长。借助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的彻底转变,例如,大数据技术可从海量医疗数据中寻找隐藏其间的关系和联系,深层次地认识和挖掘医疗数据的内在规律,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快速和准确的信息。
各业务系统所收集的数据量也呈指数级增长,如何实现对这些大数据的有效利用,是当下医院管理者极为关注的事情。“我们将来会建设BI系统,将相关数据进行挖掘、清洗、累加、汇总后,可精确计算门诊住院病人人次、病种分布、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药费比、诊断符合率、治愈好转率等各项质量、效率指标。不仅如此,还可发现工作内容或工作流程缺陷,并追溯原因,如门诊病人住院率为什么低,病人丢失率为什么高等。”王益民说道。
借助信息化可以解决医院所面临的流程优化、医疗质控、精细化管理等痛点问题,“信息化的利用就是为了把时间还给医护人员,让他们把时间更多用在诊疗工作和服务病人上。”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在信息化发展中适宜采取跨越式的策略,立足实际、适度超前。在面向病人方面,继续优化分时段就诊、自助一体机服务,推出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病人就医提供更多的便利,其中手机预约还附带预约检查、检验功能;在医院的临床方面,建立了电子病历、临床护理等多项系统,将建设基于全院的无线网络,为建立床旁护理系统(PDA)打下基础。面对医院管理方面,通过对临床数据中心信息的抽取,可以及时为科室提供科学数据的服务,也利用信息数据作为资产管理的依据,合理分配耗材使用、科学管理资产,从而大大降低医院资产管理中的支出问题。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