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hc3i推荐 > 专家专栏 >  廖新波:终归大海作波涛(1)
廖新波:终归大海作波涛(1)
医学界
  • 2013-01-07 13:27
  • 作者:佚名
  • 来源:互联网

今天,一位博士后亲临我的办公室,与我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长谈。他谦虚地说慕名而来,网友介绍而来,研究我的博客之后而来。其实,我从中得到很多启发。他现在准备开题的题目颇为创新,他设想字不影响国家大政下,不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下,构建一个新医改形式下的医院第三效益模式。长谈之后,他对着我坐位后唐人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但愿一生如同瀑布奔流不息,终归大海作波涛。

一个新中国一系列重大政治变革的经历者、观察者,一个善于用病理科医生思维探究问题的思考者,一个在官场打磨了多年依然具有鲜明棱角的卫生官员,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记者本期专访廖新波,为您呈现一个精彩的医生哥波子。

记者:博客、微博厅长,明星官员,您走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官员的路。有人说是由于您的留学背景,所以思想比较开放,您怎么看?

廖新波:我认为这是一个方面,但也跟我成长之路中各种历史事件对我的启迪有关。因为我这个年代经历过的社会政治变迁很多,出生在经济困难时期,经历过文革,也经过改革和现在。政治环境的变化,引发我的思考,因而不是人云亦云。

当然还有学习。不管是病理科医生,还是院长、副厅长,我都始终在学习。我有幸在组织部的选送下到牛津、哈佛去学西方的公共卫生管理理念,所以对目前中国公共卫生所出现的理论性的混沌状态表示一种诧异。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到国外学习过,就没有把国外的先进经验学到呢?把国外一些唯利的、趋利的行为学到了,而一些公共性、公平性的却学不到。

记者:您曾经说过“如果不当官,我一定是个好医生。”您曾经是一名病理科医生,医生和官员您更喜欢哪个职业?

廖新波:其实,医生和官员,道理是互通的。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我还是喜欢官员这个位置。因为官员从事引导或引领医疗走什么路的问题更具有挑战性。如果要想医疗体制或医疗事业能够健康发展,为更多的人谋幸福,或使更多医生都有良好的职业习惯,或者使我们的政策更能够吸引大家向上、向善,而不是恶策,就是一个更好的挑战了。人活着得有挑战性才有意义是吧?如果都做好医生,谁去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呢?
当然,作为一名曾经的病理科医生,我受益匪浅。病理就是研究疾病的发生、进行和规转。所以用病理学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去研究社会现象,尤其是研究我们的医疗体系出现的问题,我想是再恰当不过了。有了看病难、看病贵,我们再反思为什么会有呢?比如说有个肿瘤,为什么会有呢?这个弊病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比如说医生收回扣、收红包,为什么会这么普遍呢?一个人患白血病,可能是他易感性的问题,如果这个地区很多人都得白血病,我想就不是人的问题,而是环境的致病问题了,这个就是诊病的规律吧!

共4页: 1 [2][3][4]下一页 [查看全文]
标签:廖新波  医改  医疗体制  民营医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