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9-30 10:28
- 作者:王婷
-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俗话说,“西医治表,中医养内”。有些疾病依靠西医不能彻底根治,或是治病周期较长,而中医通过内部调理生理状态平衡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解决一些西医难题,中医的这种优势促使很多国民选择中医院进行疾病诊疗和身体保健,这使得中医院在我国医疗市场的医疗保健地位经久不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简称“广安门医院”)就是一家国内颇有威望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直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作为一所知名的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广安门医院从90年代启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至今,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借助医院信息化,医院在提高管理水平及患者满意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广安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行业的前列,如今是全国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医院CIO张红,在带领团队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她向记者介绍了自己多年来担任CIO的体会和经验。
广安门医院CIO张红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特点:更加复杂的信息系统
广安门医院凭借中医特色优势,就诊人次持续增长,对信息化系统的连续性和实时性提出了巨大挑战。医院门诊量从90年代的小于2000人/天,到现在的8000多人次/天,在全院没有增加业务用房面积、人员没有大幅增加的条件下,门诊量虽然增加了四倍以上,但仍然保持良好的秩序,信息化技术功不可没。
广安门医院作为一家知名的中医院,信息系统不仅要秉承所有西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还必须增加相应的中医院特性,复杂度及精细化要求更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安门医院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以来,按照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稳步发展、步步深入,比较早的实现了病人的费用管理,将医院的网络工程进行了三期规划,一期工程以医院经济管理为主题,完成了20多个子系统,80个功能模块的建设,二期工程主机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的主机系统运行平稳,三期工程实施完成了全院的PACS 系统,实现了与医生工作站的连接,三期工程的顺利完成在我院进行的医疗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医院制定了2005-2008-2009年信息化发展规划,逐步开展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手术麻醉系统、ICU重症监护系统、合理用药、体检中心、PACS二期等,并开展无线应用,推行医生移动查房和护理床旁系统,完成了连续三年的基于网络安全的临床系统建设,启动了ITIL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广安门医院信息系统全面而稳健,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HIS、PACS、LIS、OA、财务与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档案、Internet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从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到无线移动应用,从条形码到RFID,从网络安全到IT运维,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医院业务运营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广安门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电子病历建设试点单位,它在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面同样注重中医特色,除了满足卫生部对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要求即西医的所有内容之外,还具有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的特殊性,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增加的特殊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中医电子病历内容的特殊性、结构的特殊性、规范化的特殊性和处方的特殊性四方面。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的结构化既要满足医疗、法律、管理的要求,还要满足中医临床信息全面、准确采集的要求,满足高度结构化的要求,满足互联网发展的要求,满足对于中医四诊信息中定性描述进行量化纪录的要求:其处方的并开药和协定处方及中药的药疗医嘱和摆药流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电子病历系统需要特殊处理,进行中医电子病历系统的流程分析。
共2页: 1 [2]下一页 [查看全文] |